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基于行为观察的酒店大堂优化设计

1    前言。

  1.1 动线调研方法。

  动线调查的方法是行为观察法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动线的概念和方法首次在日本人编著的《应用于建筑·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一书中提出来。在环境行为学理论中,动线调查主要是调查人(或者物)的行为活动的移动路线,借助动线调查方法可以来优化建筑平面的设计,可以增加建筑平面的合理性与使用效率。动线观察研究首先在建筑学应用,后又应用于园林专业。德国建筑师布鲁诺·陶特(BrunoTaut)首先于 1927 年借助动线调查法进行住宅平面设计,并且基于调研结果提出了 4 点住宅平面设计的评价原则。笔者希望借助动线观察分析,进行大堂空间面积配比和流线的优化,研究会议期间商务宾馆大堂通常聚集大量人流的特点,为优化大堂设计提供基础的行为基础资料。

  1.2 层级理论。

  层级理论是环境行为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美国的 R.G.Barker 基于生态心理学提出行为场面层级理论。“行为场面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反复发生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物理的诸多状况”。行为场面就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一幕幕场景一样丰富多彩而且变化多端。在不同的时间里,不同的使用人群在相同的环境要素下发生的不同的行为场面是行为场面的层级性。利用行为场面的层级性,不仅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环境满足人们的不同使用需求,而且使建筑空间和环境要素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当行为受到空间环境的限制时,利用行为场面的层级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希望借助层级理论以充分利用大堂的空间使用效率,分流人流高峰期集中的人流。

  2    大堂行为观察的目的及方法。

  2.1  大堂行为观察的目的。

  商务宾馆大堂既有普通宾馆的特点,也具有特殊性。商务宾馆会不定期的举办大中小型的会议,但是,许多商务宾馆大堂的设计忽略了商务宾馆的特殊性 , 导致在会议期间大堂出现拥堵、人流交叉、使用不便等情况。因此,从人的行为习惯和行为需求入手,借助动线调查方法实际调研四星级商务宾馆大堂中人的行为活动特点及需求,结合行为场面层级理论探讨商务宾馆大堂平面的优化设计。
  2.2 大堂行为观察的内容。

  本文对四星级商务宾馆大堂使用者的行为活动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商务宾馆的特点分为会议期间和非会议期间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大堂的行为活动主要包括住宿登记、等候问询、会议签到、休闲娱乐、行李搬运等。本次调研选取了北京市的两个四星级商务宾馆 , 即北工大建国饭店和北京新大都饭店。运用动线观察法调查四星级商务宾馆大堂使用者的行为活动,选取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 移动量——包括人们通过大堂中重要节点的次数和人们在大堂中几个重要的节点的移动次数和频率;2.时间——包括人们在大堂中的停留时间和移动的时间;3. 轨迹——人们在大堂中移动的轨迹在平面图中的表现;4. 行为群体的聚集度——人们在大堂中聚集程度对大堂空间布局的影响。

  2.3 动线观察方法记录工具的选择通常动线观察的方法主要有纸笔记录、摄像机、照相机、手机、计时器、GPS 仪器等,详见表 1。本次酒店大堂行为调研由于调研成本问题,除没有采用 GPS 仪器,综合应用了其他的方法。

  3     四星级商务宾馆大堂行为调研。

  3.1 调研对象选取。

  本次调研选取了北京市的两个四星级商务宾馆,包括北工大建国饭店和北京新大都饭店。

  3.2 调研对象概述。

  3.2.1 北工大建国饭店概述。

  北工大建国饭店是四星级商务酒店。位于北京工业大学校园内,具有客房 277 套,并且具有现代化的会议宴会设施,会议中心位于三层,有一个能容纳 300 人的宴会厅、5 个多功能厅和 1 个专业电视电话会议室。大堂吧正对大堂的主入口,总服务台和客梯设置在大堂的同一侧,大堂平面图详见图 1。

论文摘要

  3.2.2 北京新大都饭店概述北京新大都饭店是一家四星级商务酒店,拥有多种类型的会议室,适合举办大中小型会议。楼高 15 层,客房总数 354 间套。总服务台和休息区设置在大堂主入口处,大堂吧设置在大堂主入口的另一侧,客梯位于大堂酒吧和休息区之间,大堂平面图详见图 2。

  3.2.2 时间段的选取。

  依据四星级商务酒店的特点选择以下几个时间段进行有目的的调研:非会议期间、会议期间两个时间段。

  选取了这两个时间段之后,分别对北工大建国饭店和北京新大都饭店大堂的使用者的行为活动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为了增加搜集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采取了多次不定期的实际调研。笔者协同小组的人员在 2013 年 5 月至2013 年 9 月进行大堂调研,详见表 2。

  3.3 调研内容与方法。

  为了更加清楚的掌握大堂空间的使用者的行为活动,本次采取了动线观察法,观察者有目的的跟随大堂使用者,获得他在大堂中行为活动的方式、停留和移动的时间、移动的次数和轨迹。观察大堂重要空间节点详见图 1、2。
  为了便于观察,在大堂中选择了四个主要交通节点,包括主入口、次入口、客梯和观光电梯,分别有 3 个观察者分布于主要的交通节点处进行跟踪观察。具体的调研内容和方式详见表 3。

论文摘要

  3.4 调研数据统计。

  3.4.1 北工大建国饭店。

  3.4.1.1 非会议期间:图 3 和图 4 分别为北工大建国饭店大堂 2013 年 5 月 10 日上午10:00 的行为·群体空间分布图和同一天 15124分钟内的人流轨迹分布图。可以看出,人群聚集在大堂吧、休息区、总台服务和客梯区附近,人流轨迹主要分布在主入口 - 总台服务 - 休息区 - 客梯区这条交通路线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休息区的面积和座椅较少,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有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休息区人流的聚集,一方面是休息区位于总台服务和客梯区之间,人流集中于此;另一方面虽然大堂吧也紧邻人流聚集区,但是因为有高差和景观楼梯的隔断的存在,聚集的人流却不容易进入。

  3.4.1.2 会议期间:图 5 和图 6 分别为北工大建国饭店大堂 2013 年 5 月 13 日上午 10:00 的人员分布图和同一天 15 分钟内人流轨迹分布图。可以看出,人群聚集在临时会议签到区、休息区、大堂吧、总台服务等。人流轨迹主要分布在主入口 - 客梯、主入口 - 观光电梯、次入口 - 观光电梯这几条道路上。因为临时签到区与大堂吧之间没有观景楼梯的阻碍,大堂吧的使用率变高了,为参加会议的人提供暂时停歇的空间。

  3.4.2 北京新大都饭店

  3.4.2.1 非会议期间:图 7 和图 8 分别为北京新大都饭店大堂 2013 年 5 月 11 日下午17:30 的人员分布图和同一天 15 分钟内的人流轨迹分布图。可以看出,人群聚集在主入口 -客梯之间的过道、休息区、客梯区、总台服务、餐厅等。人流轨迹主要分布在主入口-客梯区、主入口 - 休息区(总台服务)之间。大堂的空间布局和面积配比能够满足没有会议期间时人们的行为活动和需求。

  3.4.2.2 会议期间:图 9 和图 10 分别为北京新大都饭店大堂 2013 年 8 月 23 日下午17:30 的人员分布图和同一天 15 分钟内的人流轨迹分布图。可以看出,人群聚集在主入口 -客梯之间的过道、休息区、客梯区、总台服务、大堂吧和餐厅等。人流轨迹主要分布在主入口-客梯区、主入口 - 休息区(总台服务)、通往会议区入口 - 自助餐厅区之间。自助餐厅和大堂吧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缓解了大堂内聚集的人流。大堂吧和自助餐厅采取的是没有高差的地面和以及半隔断的手法,其使用率更高。但是由于聚集的人数过多,大堂吧和自助餐厅并没有能够完全解决大堂中大量的人流,导致大堂局面局促和混乱,不能满足人们的行为活动和需求。

  4    设计优化对策

  人的行为活动和空间相互依存。好的空间设计应该了解、支持并且规范使用者的行为活动;通过观察四星级商务宾馆大堂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利用环境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创造良好的四星级商务宾馆大堂空间并且使其空间设计标准化。

  通过以上的大堂人员行为活动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四星级商务宾馆大堂会议期间和非会议期间的人员行为活动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会议期间,大堂中不仅仅以住宿的行为活动为主,还存在着以参加会议为主而聚集的大量人流和各种的行为活动及其需求.

  要求大堂空间既要满足人们对其的物质层面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的要求。本文从建筑设计策略方面提出大堂优化的相关对策,为四星级商务宾馆大堂设计提供参考。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4.1 面积配比

  四星级商务宾馆经常召开会议,必须考虑会议人员在大堂中的行为活动需要的空间。笔者认为根据会议室的规模增加大堂中会议人员使用面积,增加大堂中会议人员使用面积的配比。根据《建筑设计资料集 4》中对大堂的内部项目内容的规定以及笔者对大堂功能分区的设置可以分为以下 5 个部分:门厅入口、门厅入口休息区、前台服务、其它休息区以及其他辅助设施。从以下两个方面增加大堂休息区的面积及面积配比,满足会议人员的行为活动需求:一方面,直接增加入口门厅休息区的面积及面积配比;另一方面,其他休息区的空间宜设置为通透和无高差的形式,更好的引导会议人员的使用,从而增加休息区的面积及面积配比。

  4.2 平面功能构成

  借助行为场面的层级性理论,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空间,增加空间的功能多样使用,缓解聚集的会议人流。会议人员在大堂中使用的行为活动主要有会议签到、休息、等待、交谈、打电话等。从以上的实例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四星级商务宾馆大堂中缺少为会议人员提供的休息区和等待区,不能满足参加会议而聚集的大量的人流的行为活动。利用大堂的盈利空间——大堂吧、咖啡厅可以为聚集的会议人员提供暂时的休息区和等待区。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大堂吧和咖啡厅,可以结合休息区或者会议签到区设置,一般宜设置成开敞或者半开敞的,没有视线上的阻挡,地面没有高差的形式,从而更好的引导聚集人流进入其中。例如,在北工大建国饭店大堂的设计中,将景观楼梯从休息区对面移至大堂吧的北面,详见图 12,可以疏散聚集在休息区附近的人流。

  4.3 流线组织。

  合理组织会议人员的交通流线,能够便捷明确的到达指定的会议室,并且避免与住宿人员流线的交叉干扰。为了避免聚集人流在大堂内滞留,必须使会议人员快速到达会议室。会议人员从主入口或者次入口进入时,能够很快的乘坐垂直交通工具(非住宿人员用的电梯)或者简洁的路线到达会议室。缩短垂直交通工具等候时间,设置单独到达会议层的垂直交通工具,可以分解会议时聚集的大量人流。也可以通过服务人员的引导或者明显的标志来引导大量人流的疏散。

  4.4 空间模式。

  商务宾馆的空间组合模式需要结合会议人员的行为活动进行空间组合设计。满足会议人员与其他人员大堂空间的共享和分区。会议人员和其他人员大堂资源的共享以及会议人员流线和其他人员流线的合理划分。为了满足大量参会人员的行为活动需求对大堂的要求,根据行为场面的层级性理论,大堂吧或者咖啡厅的设置宜结合会议人流聚集区——休息区、会议签到区等设置,缓解大量会议人流对大堂的影响;会议人员的的流线应该与其他人员的流线不应产生交叉干扰,会议人员乘坐的电梯宜接近出入口,并且位置明显,减少对大堂的穿越,有利于迅速分散大堂的人流。

  参考文献

  [1] 李道增 . 环境行为学概论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戴菲,章俊华 .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 2——动线观察法 [J]. 中国园林 .2008,24(12),83-86.

  [3] 大连理工大学人居环境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环境行为理论 第 3 讲 环境生态理论——身边的生态 .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